水稻叶片氮含量标准

奥普乐农资2025-06-22 05:4283 阅读30 赞

一、氮、磷、钾对水稻的生理作用是什么?

水稻在不同生育时期,各器官的氮素含量是不同的。一般茎叶中的含量约为1%~4%,穗中含量为1%~2%。蛋白质是生命的基础物质,氮是构成蛋白质的主要成分,占蛋白质含量的16%~18%。水稻体内的核酸、磷脂、叶绿素及植物激素,某些维生素如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B6等重要物质也都含有氮。所以,氮素在维持和调节

二、水稻的氮素营养和生长发育有哪些联系?

叶片的发生与含氮量有密切关系,当稻苗含N2.5%时,新叶才能伸长;稻叶出鞘以前,心叶含N应在3%左右。分蘖期的氮素水平对水稻的生长发育影响最大,稻苗含N3.5%时,分蘖才能迅速生长;稻苗含N<2.5%时分蘖生长会停滞;稻苗含N<1.5%时分蘖会回枯死亡。因此,在水稻生长过程中,分蘖期是含氮量最高的...

水稻的氮素营养和生长发育有哪些联系?

三、氮肥作物氮素

不同作物体内氮的含量有所不同,例如水稻茎秆含氮量为0.5~0.9%,籽粒含氮量为2.0~2.5%,小麦茎秆含氮量为0.4~0.6%,籽粒含氮量为1.5~1.7%,玉米茎秆含氮量为0.5~0.7%,籽粒含氮量为2.8~3.5%,棉花纤维含氮量为0.28~0.33%,茎秆含氮量为1.2~1.8%,籽粒含氮量为4....

四、影响水稻分蘖的发生有哪些因素

稻株生长必须具有一定的氮素水平,叶片含氮量高于2.5%(干重)时,新叶才能伸长,稻苗含氮量在2.5%以下,分蘖停止,只有超过3.0%时,分蘖才迅速生长。一般来说,分蘖期水稻叶片含氮量(而不是稻株含氮量)达到4%~5%时,稻株才可望获得高产。因此,速效氮肥供应充足及时,分蘖发生的就早而多,故...

影响水稻分蘖的发生有哪些因素

五、水稻用复合肥最佳配比

氮元素是水稻生长中不可或缺的营养元素,它对于促进水稻叶片的生长和绿色素的合成至关重要。磷元素则主要参与水稻的能量代谢和根系发育,对于提高水稻的抗逆性也有帮助。钾元素则在水稻的抗倒伏、抗病、抗寒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也有助于提高水稻的产量和品质。在确定复合肥的配比时,除了考虑水稻的...

水稻一亩需要的氮磷钾

氮肥:需要施用914公斤。氮肥对水稻的生长至关重要,它能促进水稻的叶片生长,提高光合作用效率。磷肥:需要施用4.56公斤。磷肥对水稻的根系发育和籽粒饱满度有重要影响。钾肥:需要施用10.516.5公斤。钾肥能增强水稻的抗倒伏能力,提高产量和品质。注意事项: 氮、磷、钾的比例大致为2∶1∶3,但具体...

影响水稻分蘖的因素有哪些?

在营养元素中,氮、磷、钾对分蘖的影响最明显。水稻分蘖期稻体内三要素的临界量分别是:氮2.5%、磷(P2O5)0.25%、钾(K2O)0.5%。叶片含氮量为3.5%时,分蘖旺盛。钾含量在1.5%时分蘖顺利。插秧深度和叶面积指数对分蘖也有很大影响。当秧田叶面积指数达到3.5、本田叶面积指数达4.0时分蘖停止...

水稻施肥技术

钾素的吸收规律:钾吸收量高于氮,表明水稻需要较多钾素,但在水稻抽穗开花前其对钾的吸收已基本完成。幼苗对钾素的吸收量不高,植株体内钾素含量在0.5%-1.5%之间不影响正常分蘖。钾的吸收高峰是在分蘖盛期到拔节期,此时茎、叶钾的含量保持在2%以上。孕穗期茎、叶含钾量不足1.2%,颖花数会显著减少。出穗期至收获...

影响水稻分蘖发生和生长的环境条件有哪些?

分蘖期的分蘖发生与否,与叶片中的含氮量有密切关系,叶片中的含氮量高于3.5%,分蘖才会顺利发生,当叶片中的含氮量降低到2.5%时,分蘖就停止发生,降低到1.5%时,分蘖开始死亡。在分蘖期的秧苗茎叶中,磷酸含量在0.25%以下时,分蘖停止发生。含钾量(K2O)在1.5%时,分蘖缓慢。

水稻氮磷钾施肥最佳比例每亩用多少?

水稻是需肥较多的作物之一,一般每生产稻谷100公斤需氮1.6至2.公斤(折纯,下同)、磷0.8至1.2公斤、钾2.1至3公斤,氮、磷、钾的需求比例大约为2比1比3。一、需肥高峰 1、水稻对氮素的吸收量在分蘖旺期和抽穗开花期达到高峰。施用氮肥能提高淀粉含量,而淀粉的产量与水稻籽粒的大小、产量的...

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