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氮肥后移技术发展情况分析
1、氮肥是大家非常熟悉的肥料,小麦氮肥后移技术什么?
氮肥后移技术是将底施与顶施相结合,而不是一次性底施氮肥。将底层氮肥的比例降低到50%,而将顶层肥料的比例提高到50%。土壤肥力高的麦田底肥比例为30%~50%,顶肥比例提高到50%~70%。同时,春季底肥施用时间应适当后移,通常从开镰阶段移至合苗阶段。土壤肥力高、分蘖多的地块可以移到接合期中期至旗叶顶端。
2、氮肥是大家非常熟悉的肥料,小麦氮肥后移技术哪些?
而在肥料的施用上,氮肥施入量的居高不下与较低的氮肥利用率之间的矛盾一直困扰着冬小麦的生产、影响着冬小麦产量的发挥、制约着冬小麦的种植效益,第一是底肥,要充足,保证小麦冬前的生长,壮苗,壮根多分蘖,并且要保证小麦的正常越冬。第二是返青拔节孕穗期,要施肥浇水,提高小麦的有效分蘖,最迟...
3、什么是小麦氮肥后移调优技术
氮肥后移技术是将一次性底施氮素化肥改为底施与追施相结 合;将底施氮肥的比例减少为50%,追肥比例增加至50%,土 壤肥力高的麦田底肥比例为30%〜50%,追肥增加比例到 50%〜70%;同时将春季追肥时间后移,一般由返青或起身期后 移至拔节期,土壤肥力高、采用分蘗成穗率高的品种的...
4、什么是氮肥后移技术?
就是推迟春季小麦的追肥时间,小麦拔节了,第一节间已经拔开了2~3厘米,开始追肥最好。就是把氮肥推迟到拔节前期和中期追肥。在山东改3月份追肥为4月上旬追肥,也就是在清明节前后进行追肥浇水,这就是氮肥后移技术。小麦亩产500千克的地块,每亩按15千克尿素追施,如果亩产达到600千克,每亩按18千克...
5、水稻三控施肥技术的“三控”施肥技术的主要特点
与传统技术相比,“三控”施肥技术的最大特点是“氮肥后移”,即减少前期氮肥的比例,增加穗肥和粒肥中氮肥的比例。在传统技术中,氮肥在前期(包括基肥和分蘖肥)的用量占总施氮量的80%以上,中后期(穗肥和粒肥)的用量不到总施氮量的20%。而在“三控”施肥技术中,氮肥在前期的用量一般占总施...
邯丰18山东高产种植经验
3. 追施肥料:播种后30天到60天(小喇叭口期到抽雄前)追施尿素和钾肥,亩用量为含纯氮46%尿素50~60斤和含纯钾60%氯化钾15~20斤,可结合浇水施用。氮肥后移技术在玉米吐丝后施用尿素10斤左右,确保养分均匀供给,促进玉米生长。4. "两喷"技术:玉米出苗后1~3天内使用菊酯类杀虫剂全田均匀...
全国小麦主要推广的技术有哪些?
2005年以来农业部正式发布的小麦全国主要推广的技术有10项,即精量播种高产栽培技术、氮肥后移优质高产栽培技术、稻茬小麦少(免)耕栽培技术、节水高产栽培技术、垄作栽培技术、优质小麦无公害标准化生产技术、黄淮海小麦/玉米轮作平衡增产技术、小麦套种玉米间种大豆栽培技术、旱地新三熟麦/玉/豆种植技术以及...
冬小麦追肥用尿素好还是用高氮复合肥好
若基肥已使用过复合肥,磷钾肥能满足生长需要花,建议追肥用尿素较好,也是生产上高产田提倡推广的氮肥后移技术,可以根据小麦长势在雨前或灌溉前每次亩用10~30斤全田撒施,若磷钾肥不足,可以选用高氮复合肥,但建议要条施土表以下,以利小麦吸收,提高利用率,减少肥料损色 ...
于振文个人简介
于振文教授是一位专注于小麦栽培理论与技术研究的专家,他的研究领域涵盖了小麦产量与品质的生理机制以及高产优质栽培技术。他提出了调控小麦衰老进程的理论,强调了氮肥后移在高产技术中的核心作用,创建了这套技术体系,被农业部认定并大力推广到黄淮海麦区,显著提升了经济效益,对我国小麦生产发展产生了...
什么是氮肥氮肥的作用
这是一项成熟的、效果明显的技术,包括稻田深施,无水层混施、旱地表施后灌水。研究证明,深施的作用主要是降低氨挥发,其效果大小取决于施氮肥后田面水(稻田)或土表(旱地)中存留的氮肥量。 3.施用时期。 利用作物对化肥氮的竞争性吸收以降低土壤中化肥氮的浓度,是减少氮肥损失,提高其利用率的有效途径,并已得到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