氮肥为什么会长麦粒虫的原因?

奥普乐农资2025-07-16 00:4742 阅读27 赞

1、李子果实里的虫子怎样防治?

高温高湿有利于病菌侵染,使病势加重。树势弱、排水通气不良或过多施氮肥的果园发病较重。防治措施:要加强果园的综合管理,通过施播有机肥提高树体的抵抗能力,如果园地下水位高,土壤黏重,则要加强除湿、排水;改善果园的通风、透光条件;病枝要彻底清除,减少侵染病菌。此外还要进行药剂防治,休眠期可喷施波尔多液,落花后间隔2周即喷施一次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

李子果实里的虫子怎样防治?

2、李子树开花后长出麦粒大时有小孔是怎么回事?

树势衰弱或排水、通风不良以及偏施氮肥的果园发病较重。细菌性穿孔病是由于细菌导致的病害,日常管理中发现病害尽早使用广泛通用的杀菌剂乙蒜素、苯甲丙环唑、咪唑氟环唑等进行喷施即可。药肥防控病害发展,不建议使用铜制剂杀菌药进行防控,这是因为,铜制剂杀菌药不好控制,使用过多或产生药害。李子发生虫...

3、灌浆期小麦怎么样管理才能高产?

第四,防止小麦倒伏也是很关键的。 这期间,小麦灌浆后,就会出现小麦头重脚轻的现象,小麦下轮叶片基本上就出现了枯萎变黄,或半枯萎变黄现象,除了是田地墒情变化外,还有肥水不足的原因导致,这时,小麦植株下端已无法支撑起小麦实际体量,只要田间稍微起大风,小麦就会出现倒伏。 所以,在平原地区,在小麦地周围要栽植高大...

灌浆期小麦怎么样管理才能高产?

4、李子树病虫害防治技术!

接着,细菌性穿孔病是另一大挑战。病果皮首先在皮孔中央形成水渍状小点,扩展至2mm,中心呈褐色,最后形成近圆形、暗紫色病斑,边缘水渍状晕环,中间略凹,表面粗糙不规则。潮湿时,病部可出现黄溢腕,导致病果早落。湿热环境有利于病菌侵染,加重病情。弱树、排水不良或氮肥过量的果园发病较重。控制细...

李子树病虫害防治技术!

5、毛苕子的常见病虫害

一.常发生的病害主要是白粉病、锈病、炭疽病、霜病等。1.白粉病在草层稠密,遮阴,刈割利用不及时,草地年代较长等情况下,此病将发生严重。过量施氮肥和磷肥使病情加重。而磷、钾肥合理使用有助于提高抗病性。病株叶片的两面、茎、叶柄、荚果等部位都可出现白色霉状斑。初期病斑小而呈圆形,后扩大...

毛苕子的常见病虫害

在小麦的灌浆期,怎样管理才能有效提高产量?

对小麦的产量和品质会有很大的影响。仔细观察麦穗后,蚜虫密集在麦穗中间,量大,吸吮麦穗,麦穗增加,因此及时喷洒杀虫剂预防,药剂可以使用螨虫、噻虫嗪、螨虫。小麦灌浆期要特别注意干热的危害,对产量和质量的影响也不小。当地温度较高,长时间伴随风的情况下,应找个合适的时机,撒一次叶面肥,防止...

小麦后期三个决定产量的阶段,如何管理?

这个时期施肥,要以氮肥为主,这是因为氮元素是合成蛋白质和叶绿素的主要成分。除具有对生理功能的调节外,还对小麦绿叶面积的增大作用显著。 由于小麦籽粒产量的70%~80%来自后期光合产物的累积,而叶面积的增加增强了光合作用和营养物质的积累。因此,在冬小麦的扬花期,施用适量氮肥对提高小麦的产量是有一定帮助的。

小麦发黄怎么办

1、病害导致小麦发黄,主要病害有小麦根腐病、小麦纹枯病、小麦全蚀病,由于遇水多、雾霾严重,导致小麦长期处在湿漉的土壤中,病菌得到大量繁殖。2、虫害导致小麦发黄,主要是苗期蚜虫、红蜘蛛吸食小麦叶片组织营养并导致叶片发黄,心叶似发皱,同时地下害虫也可导致叶片发黄。3、播深造成苗黄弱,播种过...

小麦现在发黄怎么治?

3、缺肥:小麦氮肥不足或磷肥不足都会造成小麦发黄现象。小麦缺氮型发黄、是指由于播种过早、基肥施得不足或基肥中含氮量低,导致小麦出现发黄现象。植株矮小细弱,分蘖少而弱,幼苗叶片进而发黄。遇到这种情况,应在返青期每亩追施尿素5公斤左右,起身或拔节期每亩再追施尿素12-15公斤。小麦基肥中磷肥...

冬小麦生长周期多少天

11. **收获期**:麦粒成熟后,植株逐渐枯黄,此时可以进行收获。此外,合理的农艺管理和精准的时间节点把握对于提升小麦生产至关重要。例如,在拔节期和孕穗期间减少氮肥的投入以防止植株徒长,同时在抽穗和灌浆期间保证充足的水分供应,以促进麦粒的充分发育。每个阶段的病虫害防治也不可忽视,这直接关系到...

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