茯苓菌种的配方

奥普乐农资2025-07-07 06:2270 阅读9 赞

1、高产茯苓菌种制作方法 茯苓菌种的适宜生长温度

栽培种的配方为松木块66%、松木屑10%、麦麸或细糠21%、葡萄糖2%、石膏粉1%、尿素0.4%、过磷酸钙1%,加水适量,调节PH值5-6。配制方法同上。将原种中的菌丝接到装有栽培料的广口瓶中,约30天左右菌丝长满全瓶。二、茯苓菌种的适宜生长温度 1、适合茯苓萌发的最佳温度一般在22℃左右,当温度在15-35℃左右时,茯苓的

高产茯苓菌种制作方法 茯苓菌种的适宜生长温度

2、茯苓母种培养基如何配制原种和栽培种如何配制小弟感激不尽

- 采用马铃薯-琼脂培养基,配方包括:马铃薯250克,蔗糖50克,琼脂20克,尿素3克,水1000毫升。- 按照常规方法配制,调整pH至6-7,分装到试管中,包扎并灭菌,制作成斜面培养基。- 选择成熟的茯苓菌核,洗净后用75%酒精冲洗,再用蒸馏水或冷开水清洗多次,擦干后切开,取白色菌肉接种到培养基斜面上。

3、茯苓菌种适合哪种磷肥?

茯苓栽培技术如下:1。茯苓纯菌种的培养(1)母种的培养培养基的配制:多采用马铃薯——琼脂培养基。配方是:马铃薯250克,蔗糖50克,琼脂20克,尿素3克,水1000毫升。按常规方法配制,调节pH值到6~7,分装于试管内,包扎,灭菌,使其成斜面培养基。

茯苓菌种适合哪种磷肥?

4、茯苓母种怎么培育

茯苓母种的培育方法如下:配制培养基:使用马铃薯琼脂培养基,按常规方法配制。调节pH值至67,确保培养基的酸碱度适宜。将培养基倒入试管内,形成斜面,以便后续接种和培养。包扎试管,进行灭菌处理,确保无菌环境。准备菌种:选择优质的、成熟的茯苓菌核作为菌种来源。将茯苓菌核用清水洗净,去除表面的杂质...

栽培茯苓所用的菌种有哪些?

一号配方:松木屑75 米糖(或麦麸)22 石膏粉1 蔗糖 2 二号配方基本同上,只是把松木屑改为松木丁(大小1厘米见方)和松木屑两种。松木丁可占60%,松木屑为15%,其他不变。制备时先将除蔗糖以外的其他物料混和拌匀。蔗糖溶于适量水中,再以蔗糖水拌混合料,以手握料指缝可有水渗出但不滴下为度。

茯苓原种怎样做

里边切成厚薄均匀的块片,粉红色为赤茯苓,白色为茯苓片,中心有木心者即为茯神。也可不切片,水分干后再晾晒干即为个茯苓。生长环境茯苓为兼性寄生菌,野生在海拔600-1000m山区的干燥、向阳山坡上的马尾松、黄山松、赤松、云南松、黑松等树种的根际。孢子22-28℃萌发,菌丝18-35℃生长,于25-30℃...

茯苓母种怎么培育

首先用马铃薯琼脂培养基按常规方法配制,调节PH6-7,放入试管内,包扎后灭菌,使其成斜面培养基备用;选择优质的成熟茯苓菌核作菌种,清水洗净后移入接种箱内,用75%酒精冲洗再用蒸馏水冲洗,吸干水分后切开,挑出中间白色的肉放到斜面培养基上,再放入25-30度的恒温箱培养5-7天,待白色菌丝长满斜面。

【茯苓怎么种植】茯苓的种植方法是什么 茯苓怎么栽培呢

茯苓怎么栽培呢 一、菌种制作 1、母种 配方为去皮土豆200g、葡萄糖20g、琼脂20g、水1000mL。将去皮土豆洗净、切片,加水1000mL煮沸30min,过滤加入琼脂,煮至全部溶化,再加入葡萄糖搅拌溶化,补足水分至1000mL,将pH值调至5~6,分装于20mm×200mm试管,制成斜面培养基。10支扎成一捆,塞紧棉塞...

茯苓怎么种植

放种时先用斧头把接种部位削出新口,每窖放1/2瓶,或1/4袋菌种,菌种面上盖撕烂的菌种袋、树叶或木片,然后覆盖10~17厘米,窖面堆成龟背形。种植的管理:茯苓接种后,一般7~10天即可发菌,3~6个月就可结苓,8~10个月第一批茯苓成熟,13~15个月还可采收第二批。接种后的管理工作应抓好...

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