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水稻氮肥后移技术的原因?
一、水稻三控施肥技术的“三控”施肥技术的主要特点
与传统技术相比,“三控”施肥技术的最大特点是“氮肥后移”,即减少前期氮肥的比例,增加穗肥和粒肥中氮肥的比例。在传统技术中,氮肥在前期(包括基肥和分蘖肥)的用量占总施氮量的80%以上,中后期(穗肥和粒肥)的用量不到总施氮量的20%。而在“三控”施肥技术中,氮肥在前期的用量一般占总施
二、水稻品种垦稻12怎样种植不倒伏?前氮后移都在什么时候施肥
水稻品种垦稻12合理施肥和壮秧倒伏。前氮后移都在六月底左右施肥。施肥合理 施肥不合理,氮、磷、钾比例失调也是水稻倒伏主要因素之一。正常施肥水平为每亩施用氮、磷、钾为:尿素为12~13公斤、磷酸二铵10公斤、硫酸钾8公斤,农民实际施用尿素为13~16公斤、磷酸二铵10公斤、硫酸钾4~6公斤。一是很多...
三、什么是氮肥后移技术?
就是推迟春季小麦的追肥时间,小麦拔节了,第一节间已经拔开了2~3厘米,开始追肥最好。就是把氮肥推迟到拔节前期和中期追肥。在山东改3月份追肥为4月上旬追肥,也就是在清明节前后进行追肥浇水,这就是氮肥后移技术。小麦亩产500千克的地块,每亩按15千克尿素追施,如果亩产达到600千克,每亩按18千克...
四、水稻怎样科学施肥?谢谢
杂交早、中、晚稻育秧技术一般与常规早、中、晚稻相似。但杂交水稻秧田播种量远较常规稻少,要求秧苗在秧田多分蘖、长壮蘖。所以一般应较常规稻秧田施肥量大,并应注意氮、磷、钾合理配合和分次施用,特别是增施钾肥 “三控”施肥技术的最大特点是“氮肥后移”,即减少前期氮肥的比例,增加穗肥和粒...
氮肥在水稻有什么作用
促进物质转移:氮肥促进了灌浆期茎鞘的干物质向籽粒的转移,这有助于水稻籽粒的充实和产量的提高。减轻病虫害:氮肥的施用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水稻病虫害的发生率,从而减少农药的使用,有利于水稻的可持续生产。提高产量和品质:综上所述,氮肥的施用能显著提高水稻的产量和品质,使水稻更加符合市场需求...
什么是小麦氮肥后移调优技术
上述施肥时间和底肥与追肥比例使氮素肥料重施在小麦 生育前期,在高产田中,会造成麦田群体过大,无效分蘖增多, 小麦生育中期田间郁蔽,后期易早衰与倒伏,影响产量和品质, 氮肥利用效率低。氮肥后移技术是将一次性底施氮素化肥改为底施与追施相结 合;将底施氮肥的比例减少为50%,追肥比例增加至50%...
水稻移栽后需要注意什么 怎么施肥好
会消耗大量营养,此时应合理施肥。返青分蘖期施肥:可施一部分氮肥,如尿素,每亩68公斤,根据土壤肥力适当增减。土壤肥力好的地块少施,肥力差的地块多施。施肥后管理:施肥后,田地会附着水层,不要刻意排水,以保持肥效。通过以上管理措施,可以有效提高水稻移栽后的成活率和产量。
秧苗载过以后枯萎死是什么原因
秧苗移栽后枯萎死的原因主要有氮肥过量。以下是具体原因及补救措施的详细分析:原因: 氮肥过量:秧苗在移栽后,如果施加了过量的氮肥,会导致秧苗体内的盐分浓度升高,造成“烧根”现象。同时,过量的氮肥还会使秧苗的细胞渗透压失衡,水分流失,最终导致秧苗枯萎死亡。补救措施: 控制氮肥用量:在移栽秧苗时...
水稻什么时候施反青肥
水稻施返青肥就是为了利于促进水稻根系的修复和生长,提高根系活力,增强叶片光合作用,形成壮苗等。使秧苗能够短时间内较快恢复正常生长,分蘖并能够成穗或成大穗等,且增加粒重,提高产量。施肥时田间要保持浅水,以利肥料溶解,施肥后田间不能排水,自然落干后灌浅水,以利返青分蘖生产,同时也能促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