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枯黄萎病是真菌还是细菌病害?
1、棉花常见的病害有哪些
3. 棉黄萎病:这是一种由黄萎病菌引起的棉花病害。其特点是导致棉株叶片出现明显的黄斑,随后叶片逐渐枯死。棉黄萎病的发病与土壤湿度和温度密切相关,通常在高温高湿环境下更容易发生。此病严重影响棉花的叶片健康,进而影响光合作用和纤维品质。
2、棉花黄萎病病害症状
枯斑型表现为叶片局部枯斑或掌状枯斑,枯死后脱落,为中等致病力菌系所致。黄斑型病菌致病力较弱,叶片形成黄色斑块,后扩展为掌状黄条斑,叶片不脱落。根据发病时期的不同,棉花黄萎病可以分为幼苗期和成株期。幼苗期病株叶片边缘退绿发软,呈失水状,叶脉间出现不规则淡黄色病斑,病斑逐渐扩大,变...
3、什么是棉花黄萎病?
由棉壳二孢为害棉株地上部分的一种真菌病害。 分布和为害 美国、朝鲜、日本曾有报道。中国于1951年在西北关中棉区有发生,1954年北方棉区山东、河北、河南、山西、辽宁等省普遍发生,之后该病曾在江苏、上海等地棉田流行。遇合适发病条件的年份,茎枯病是一种突发性病害,严重的可造成死苗。1955年在辽阳严重田块死...
棉花枯萎病病害症状
棉花在全生育期内都可能受到枯萎病的侵害,这是一种影响维管束的常见病害。不同生育阶段,其症状表现出多种类型:在苗期,可能出现青枯型,表现为棉株突然失水,叶片下垂并逐渐枯萎;黄化型则从边缘开始,叶缘变黄,最终整片叶片死亡或脱落,叶柄和茎部导管变褐。黄色网纹型则特征明显,叶脉变黄,而叶...
棉花黄萎病注意事项
棉花枯萎病与黄萎病虽由不同病原引起,但均会危害植株的维管束,其感染过程相似。在棉花种植区域,既存在单一发病的枯萎病和黄萎病田,也有两病混合感染的田地。有时,同一株棉花可能同时遭受两种病害的侵袭。两病的主要区别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发病时间:枯萎病的发病时间较黄萎病早,通常在子叶期就...
棉花黄萎病的介绍
棉花在幼苗期几乎不会出现、整个生育期都可能发作的真菌病害。一般在3~5片真叶期开始显症,生长中后期棉花现蕾后田间大量发病,容易导致整个植株枯死或萎蔫。为害的病原为大丽花轮枝孢和黑白轮枝菌,属于半知菌亚门。该病害可以通过种植管理或药剂喷洒以及细菌撒放来防治。
棉花枯萎病和棉花黄萎病有哪些危害?
1.棉花枯萎病由土壤中的尖孢镰刀菌侵染引起的维管束病害。新棉田的发病和远距离的传播则由种子带菌引起。病菌一旦在土壤中定居,可长期存活。2.棉花黄萎病由真菌的轮枝菌侵染造成的,是目前棉花生产上威胁最大的病害。病菌形成的微菌核可长期在土壤中存活。棉花黄萎病在20世纪30年代仅个别地区发生,50年代...
棉花枯萎病防治方法
棉花枯萎病与黄萎病防治的关键在于实施综合防治策略,以预防为主,通过管理措施和药物防治相结合,有效控制病害影响。首先,选择抗性和耐病品种是基础。抗病品种如陕401、鲁抗1号等,耐病品种如辽棉7号,应优先考虑在混合发生区域种植。轮作策略也很重要,尤其是与禾本科作物如水稻轮作,能显著减少病害。加...
棉花黄萎病的防治。
棉花枯、黄萎病作为棉花的一种恶性病害,严重影响棉花的产量。这两种病目前还未有特效药防治。因此,在备播阶段和播前准备措施就尤为重要了。一、清除棉柴及杂草。棉花整枝、修棉过程中,打落的棉花枝叶及棉花的根系,脱落病叶是一个潜在的病源,病菌极易通过这些残枝败叶及杂草传播病害。因此,冬闲时期...
棉花黄萎病是什么?
叶柄和茎部受害后,病菌进入导管后由基部向上扩展,茎基由下往上的维管束微变褐色,茎内木质部变色比枯萎病浅。成株期受害一般不矮化变形,且叶片脱落少,只叶片有时略呈皱肿。病原 albo-atrum .(黄萎轮枝孢菌),为半知菌亚门轮枝菌属的真菌。病菌菌丝细长,老熟后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