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吸肥规律和特点
一、怎样针对杂交水稻吸肥特点合理施肥?
一、杂交水稻需肥特点杂交水稻与常规稻品种比较,在相同产量情况下,杂交水稻需氮量和需磷量与常规水稻相近或更少,而对钾肥的吸收量,则比常规水稻多。据研究,亩产1000斤稻谷时,常规稻品种吸收氮肥17~25斤,磷肥9~13斤,钾肥21~33斤,而杂交水稻吸收氮肥约20斤,磷肥9斤,钾肥35斤。因此,
二、水稻需肥特性是什么?
早稻的吸收率要比晚稻高,所以在早稻生产上强调重施基肥,早施分蘖肥,这是符合早稻吸肥规律的。水稻幼穗分化至抽穗期,叶面积逐渐增大,干物质积累相应增多,是水稻一生中吸收养分数量最多和强度最大时期。此期吸收氮、磷、钾养分的百分率几乎占水稻全生育期养分吸收总量的一半左右。水稻抽穗以后直至成熟...
三、水稻施肥技术
氮素吸收规律:水稻对氮素营养十分敏感,是决定水稻产量最重要的因素,水稻一生中在体内具有较高的氮素浓度这是高产水稻所需要的营养生理特性。水稻对氮素的吸收有两个明显的高峰,一是水稻分蘖期,即插秧后两周;二是插秧后7-8周,此时如果氮素供应不足,常会引起颖花退化,而不利于高产。 磷素的吸收规律:水稻对磷的吸收...
水稻不同生育阶段的吸肥规律如何?
(3)钾素的吸收规律。水稻需要较多的钾元素,分蘖盛期至拔节期是钾素的吸收高峰期,抽穗开花以前其对钾素的吸收已基本完成。
水稻什么时间施肥最好
1. 分蘖期:钾肥能增强水稻的抗旱、抗高温和抗低温能力,促进水稻蓄积更多水分。2. 幼穗分化期:水稻进入幼穗分化期后,迎来吸肥的第二个高峰期,此时施钾肥效果最佳。3. 孕穗期:孕穗期施钾肥可以提高结子率,增强抗倒伏能力,减少病虫害。二、水稻施钾肥的方法 1. 遵循“四多四少”原则,即含钾量...
水稻需肥规律与施肥技术,栽培方法有哪些
水稻需肥规律 水稻是需肥较多的作物之一,一般每生产稻谷100公斤需氮(N)1.6~2.5公斤、磷(P2O5)0.8~1.2公斤、钾(K2O)2.1~3.0公斤,氮、磷、钾的需肥比例大约为2∶1∶3。水稻对氮素的吸收量在分蘖旺期和抽穗开花期达到高峰。施用氮肥能提高淀粉的产量,而淀粉的产量与水稻籽粒的大小、...
水稻怎么施肥
一般每生产稻谷和稻草各500千克,需吸收纯氮6.7~15.8千克,纯磷3.9~8.1千克,纯钾9.6~26.7千克。水稻是需氮素较多的作物,对氮的吸收是从返青后开始逐渐增加的,分蘖盛期达到需肥高峰期,为促进早生快发,应早施重施分蘖肥,促进分蘖。水稻追肥的原则是少吃多餐,即追施分蘖肥和穗粒肥...
水稻怎样进行合理施肥?
水稻施肥策略需依据品种、土壤、气候及耕作、施肥情况而定。一般而言,每生产稻谷和稻草各100千克需吸收氮(N)、磷(P205)、钾(K20)分别为1.5-1.9千克、0.8-1.0千克、1.8-3.8千克,三者比例约为2:1:30。双季早、晚稻在移栽后2-3周内形成显著吸肥高峰,单季稻则在分蘖盛期和幼穗分化...
北方水稻怎么施肥
水稻施肥原则应是有机肥、磷化肥作基肥,钾化肥主要作分蘖肥,氮化肥采用多次匀施,特别注意好壮苞、壮籽肥,在足穗的同时,攻大穗大粒。(1)基肥以有机肥为主 据测定,水稻的总吸肥量有50%-60%的氮素和70%的磷、钾来自土壤,施肥不足就会过多消耗土壤潜在养分而降低地力,增施有机肥是维护和...
水稻怎样施肥能高产
施足有机肥:改善土壤通气和吸肥保水特性,促进稻株稳健生长。控制氮素肥:适量施用氮肥,过量会导致无效分蘖增多、倒伏、病虫害加剧等问题。重视施用磷钾肥:增强植株体内活动力,促进养分合成与运转,提高产量。增施多元肥:微量元素如锌、锰、硼等能改善水稻根部氧的供应,增强稻株的抗逆性,提高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