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田灌溉水有效
1、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怎么算
测算方法(实际灌溉面积×实际灌溉深度)/(灌溉用水量×农田面积)其中,实际灌溉面积指已经灌溉的实际土地面积,实际灌溉深度指土壤中实际湿润的深度,灌溉用水量指为给定农田面积补给的总灌溉水量。灌溉水利用系数,是指灌入田间的有效水量与渠首引进的水量之比,常以符号ηω表示。灌溉水利用系数是评价灌溉渠系的工程状况和管理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
2、3.如何选择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测算的典型田块?
因此,在选择典型田块时,需要考虑当地的农业生产和灌溉情况,选择能够代表当地农业特点的田块。2、选择具有典型性的田块。典型田块需要具有典型性,即在农作物生长、灌溉水利用效率等方面反映出典型特点,能够代表当地农业生产和灌溉水利用情况。因此,在选择典型田块时,需要考虑田块的土地质量、灌溉水量、农...
3、农田灌溉时,水会流失,怎样才能会减少水的流失
减少农田灌溉时水的流失,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渠道防渗和管道输水:通过采用防渗材料对渠道进行防渗处理,以及使用管道进行输水,可以大大减少灌溉水的渗漏损失,提高输水效率。井渠结合:在北方地区,实行井灌与渠灌相结合,利用地下含水层作为调蓄水库,对降水和灌溉入渗水进行合理调蓄,可以在时间和空间上有...
4、水质分级标准(农业灌溉用水)
除此之外,农业灌溉用水还需符合《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 5084-2005)的要求。这一标准更加具体,不仅涵盖了V类标准中的所有指标,还增加了对某些特定污染物的限制,如总硬度、总铁、总锰、总铜等。这些指标的设定,是为了进一步保障灌溉水的质量,确保农作物的健康生长。《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 508...
灌溉水利用系数中央文件提到的灌溉水利用系数的目标
中央文件提到的灌溉水利用系数的目标如下:到2020年:农田灌溉水的有效利用系数应提高到0.55以上。这一目标标志着我国在水资源管理上设定的中期目标,旨在进一步提升农业灌溉用水的效率。到2030年:农业灌溉水利用系数的目标进一步提升,要求达到0.6以上。这一目标在《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中被明确提出...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一、水质基本要求 农田灌溉水质应达到国家相关标准,确保水质清澈、无异味、无悬浮物,且不影响农作物的正常生长和产量。主要水质参数包括pH值、溶解氧、化学需氧量、生化需氧量等。这些参数必须符合国家规定的农田灌溉水质标准,以保证灌溉水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二、具体标准内容 1. pH值:农田灌溉水的pH...
2020年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多少以上
2020年我国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要提高到(0.55)以上。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的措施:1、农业资源得到有效保护。树立节约集约循环利用的资源观,重点加强耕地资源保护,健全耕地轮作休耕制度,实施耕地质量保护提升行动,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建成全球单体量最大、保存能力最强的国家农作物种质资源库,建设了一批...
农田灌溉时,怎样才能提高水的利用率,减少水的浪费呢?
1. 喷灌:喷灌能够比传统的大水漫灌节约30%的水量,主要适用于大面积的密植作物,并且可以实现区域化的灌溉控制。喷灌不仅可以增加产量,提高耕地的利用率,还具有增产和提高耕地利用率等优点。但是,喷灌的运行能耗较高,蒸发损失较大,需要有充足的水源,并且只能在风力不超过3级的情况下使用。2. 微灌:...
水资源利用中存在哪些浪费现象?
1、农业中的“大水漫灌”农业是我国的用水大户,约占全社会用水的60%以上。全国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为0.532,这意味着每使用1立方米的水资源,仅有0.532立方米被农作物吸收利用,与发达国家已达0.7以上的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还有差距。近年来我国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持续加强,但是现有灌溉排水设施大...
农业上采取节水灌溉有什么好处
采用节水灌溉方式后,土地平整工作量大大减轻,种地实现了无渠、无沟、无埂,这大大减轻了农田水利建设的工作量。同时,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有力促进了农业向机械化、产业化、现代化方向的发展。有利于环境保护:节水灌溉能有效防止大水漫灌造成的土壤次生盐碱化问题,缓解地下水超采和大量引用河水带来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