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生态系统的氮素主要输入途径

奥普乐农资2025-06-23 18:4259 阅读10 赞

一、农业生态系统氮素的主要输入和输出途径有哪些?如何合理利用

1. 主要输入途径:化肥、有机肥、氮素沉降。化肥是农业生态系统中氮素的主要输入途径,尤其是尿素、硝酸铵等化肥。有机肥也是一种重要的氮素输入途径,例如畜禽粪便、秸秆等。此外,氮素沉降也是农业生态系统中氮素的重要输入途径。2. 主要输出途径:农田径流、土壤流失、农作物收获、氮气排放。农田径流和土壤流失是农业生态系统中氮素的

农业生态系统氮素的主要输入和输出途径有哪些?如何合理利用

二、5、农业生态系统氮素的主要输入和输出途径有哪些?如何合理利用?百度...

输入:高能固氮(闪电),人工固氮(主要是铵态化肥),生物固氮(根瘤菌,圆褐固氮菌等)。输出:NO3-,NO2-保留在土壤中,N2排放到大气中。利用:少使用化肥,多使用农家肥,减少水体富营养化。

三、农业污水的来源概括

农田径流雨水或灌溉水流过农田表面后排出的水流,是农业污水的主要来源。农田径流中主要含有氮、磷、农药等污染物。①氮:施用于农田而未被植物吸收利用或未被微生物和土壤固定的氮肥,是农田径流中氮素的主要来源。化肥以硝态氮和亚硝态氮形态存在时,尤其容易被径流带走(见化肥污染)。农田径流中的氮素...

四、氮素循环过程中的同位素分馏

生物固氮是氮素由气态N2向生态系统输入的主要途径之一。通常,生物固氮过程中的氮同位素分馏很小,多数人认为分馏系数一般为0,即δ15N固氮=δ15N大气。但是分馏强度也受多因素影响,因固氮微生物的种类不同有不同的分馏效应。咖啡地中豆角固氮的δ15N在-2‰~-1‰范围内(SnoeckD,2000);在无氮培养...

五、生物多样性与减氮的关系

近年来人们开始关注氮肥的施用以及土壤养分的转化和循环。生物固氮是农田生态系统中土壤氮素的有效来源之一[1],土壤中的固氮微生物能够将空气中的N2还原成NH3供植物根系吸收,是农田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主要途径之一[2]。土壤固氮微生物是根际土壤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群落多样性可以反映土壤微生态的代谢...

氮肥作物氮素

农田生态系统中的氮素供应从物质循环的角度看,土壤是氮素多通道循环中一个最重要的库,随着农田单位面积生物产量的增加,土壤圈的氮素趋向积累;相反,随农田单位面积生物产量的降低氮素趋向减少。农田系统中氮的生物学富集主要依赖于碳的富集(氮的有机化),即依赖于光合作用或有机物第一性生产过程的...

简述氮循环主要过程

补充氮肥:通过施用氮肥来满足农作物对氮素的需求,可以显著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品质。合理灌溉:通过合理灌溉来促进作物的生长,可以减少作物对氮肥的依赖,同时提高作物的抗逆性。2、保护生态环境 控制氮污染:通过控制氮肥的使用和减少氮的流失,可以减少氮污染,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生态系统的平衡:通过合理利用...

农业生态系统的组分特点有哪些

34、农业生态系统的初级生产主要包括农田、草地和林地生产。35、次级生产包括名词解释:初级生产者以外的异养生物,包括消费者和分解者。36、氮素来源主要有两个途径名词解释:生物固氮、化学固氮。37、氮素的损失主要有三个方面名词解释:挥发损失、氮的淋失、在水田中或土壤通气不良时,硝态氮受反硝化作用而变成游离氮,...

氮素循环主要环节

这一过程在土壤微生物的参与下完成。随后,硝酸被还原为氮,返回大气,形成了氮素循环的闭环。氮元素的循环对于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生物体的正常生长至关重要。理解这些循环的各个环节,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管理土壤、优化农业生产、保护环境,以及在可持续发展框架下合理利用和保护氮资源。

氮循环过程

构成陆地生态系统氮循环的主要环节是:生物体内有机氮的合成、氨化作用、硝化作用、反硝化作用和固氮作用。相关信息:氮对我国及世界环境造成了多方面影响,我们应采用科学的措施和政策,遏制氮对环境与生态的破坏。我国是农业大国,70%的活化氮来自于农业生产,最根本的方法是合理施肥,提高氮肥利用效率。

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