喷淋磷化液配方
一、常温磷化液的配方
成膜物质包括金属离子(如Zn2+、Fe2+等)、磷酸根离子及一定浓度的游离磷酸。一般Zn2+1.5~10 g/L(一般 铁离子不直接添到磷化液中,而由铁基材溶解获得),PO3-410~25 g/L,喷淋浓度偏低,浸渍浓度偏高。pH值2.5~3.5,酸比(总酸/游酸)20~50。要严格控制适当酸比,才能获得结晶细密、膜层完整的优质磷 化
二、喷淋磷化和浸渍磷化有何区别?
浸渍磷化以高、中温磷化为主,喷淋磷化只采用常温磷化。磷化液成分区别如下。磷化的主盐。常温磷化不能以铁、锰为磷化的唯一主盐,还需加入锌的磷酸盐。以磷酸二氢锌为代表。在常温磷化中,没有锌是形不成磷化膜的。常温磷化Mn2+不能含量太高,有些干脆以Zn'2+为主,取消Mn2+。常温磷化需要Fe2+...
三、如何控制磷化液中的亚铁离子含量
亚硝酸盐是常用的促进剂,常与NO3-配合的使用,以亚硝酸钠的形式加入到磷化液中。但亚硝酸盐不稳定,易分解,用亚硝酸盐做促进剂的磷化液都采用双包装,使用时定量混合,并定期补加。含量少,促进作用弱;含量过高,则沉渣过多,且形成的膜粗厚,易泛黄。一般含量在0.7-1克/升。4.5.2金属离子...
四、磷化的磷化基础知识
一般用锰系磷化,也可用锌系磷化。对于有较小动配合间隙工件,磷化膜质量为1-3 g/m2;对有较大动配合间隙工件(减速箱齿轮),磷化膜质量为5-20 g/m2。(4)电绝缘用磷化膜一般用锌系磷化。用于电机及变电器中的硅片磷化处理。 1、分类 磷化液主要成份 膜组成 膜外观 单位面积膜重/ g/m2 深灰色 5-102.磷...
加热磷化液用什么材质比较好
1、配制工作液时,先加总量的1/2的水,再按比例加入本浓度缩液,充分搅拌均匀,然后加足水量,加入适量铁屑,反应20-40分钟后,即可生产。2、磷化前须将工件表面的油污和锈蚀等去除干净。3、 磷化处理槽,喷淋和加热管道等装置要用塑料或不锈钢制成。4、操作中要防止槽液溅入眼中,一旦溅入应用先用...
磷化处理磷化分类
低温型磷化:处理温度在3050℃,具有节能且操作方便的优点。常温型磷化:处理温度在1040℃,无需加热,药品消耗少,但溶液配制相对复杂。二、按磷化液成分划分 锌系磷化:以锌为主要成分的磷化液。锌钙系磷化:锌和钙为主要成分的磷化液。铁系磷化:以铁为主要成分的磷化液。锰系磷化:以锰为主要成分...
怎样检测磷化液浓度和PH值
ZQ—601常温锌系磷化液检验方法 1、总酸度的测定(滴定法)。用10ml移液管吸取待测磷化工作液10ml于250ml锥形瓶中,加入50ml蒸馏水,加酚酞指示剂2-3滴,用0.1N标准的氢氧化钠溶液滴定成红色为终点,所耗用的0.1N标准的氢氧化钠溶液的毫升为总酸度的点数,即1ml为“1”点。2、游离酸的测定:用...
三合一磷化液
现在原材料上涨,涨到13——15元每公斤 使用时将三合一磷化液与水按1:30~40(容积比)加水稀释为工作液,搅拌均匀,用刷子将溶液均匀地刷涂在工件表面即可,干燥后用布将工件擦拭干净。
磷化基础知识
30-50℃ 节省能源,使用方便。(4)常温型 10-40℃ 常(低)温磷化(除加氧化剂外,还加促进剂),时间10-40分钟,溶液游离酸度与总酸度比值为1:(20-30),膜厚为0.2-7 g/m2。优点:不需加热,药品消耗少,溶液稳定。缺点:处理时间长,溶液配制较繁。2、按磷化液成分分类 (1)锌系磷化 (2)...
磷化剂的使用方法及用途
使用方法: 浸洗: 将桶装原液摇匀后倒入反应池。 按试验工艺加清水稀释,搅匀。 把工件浸没一定时间,形成磷化膜。低温环境下需浸泡更长时间。 工件锈蚀严重时,可用长柄毛刷轻刷工件表面以提高效果。 可适当加温以加快磷化速度,但温度不要超过55°C。 喷淋: 适用于不宜浸泡的工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