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锈病有没有再侵染?

奥普乐农资2025-07-13 10:4282 阅读4 赞

一、小麦锈病的发病规律

春季在越冬病麦苗上产生夏孢子,可扩散造成再次侵染。造成春季流行的条件为:①大面积感病品种的存在;②一定数量的越冬菌源;③3—5月的雨量,特别是3、4月的雨量过大;④早春气温回升较早。我省晋南是条锈病的常发区,晋中是易发区。(2)小麦叶锈病 小麦叶锈病在我国各麦区一般都可越夏,越夏后成为当地秋苗的主要浸染

小麦锈病的发病规律

二、小麦锈病的发生有哪些规律?

小麦锈病的发生规律:小麦三种锈病均为真菌性病害,病害为柄锈菌属的三种不同锈菌侵染而致。小麦叶锈病以休眠菌丝体在受侵染的冬小麦上越冬,而小麦条锈菌和秆锈菌因不耐低温在承德地区不能越冬,而由外地迁来。第二年春季,冬麦返青后,越冬的叶锈菌也随之萌动侵染;以后随着温度的提高和春麦的播种、生...

三、小麦锈病危害到底有多严重?为什么农田里麦苗出现锈病很多农民害怕?

小麦条锈病是典型的远程控制气传病害,这种夏孢子可随风飘荡散播,乃至可通过强劲气流送到1599米~4300米的高空,吹送至几百公里以外的地区而不失活力开展再侵染。小麦条锈病主要在春夏季节伤害冬小麦,病原菌危害完稻苗之后,随气流在西南和西南地区高海拔地区露地栽培;在秋季冬小麦栽种之后再度随气流赶到...

小麦锈病危害到底有多严重?为什么农田里麦苗出现锈病很多农民害怕?

四、小麦锈病发病特点

6. 春季温度适宜时,病菌再次活跃并扩大为害。7. 小麦锈病分为条锈病、叶锈病和秆锈病三种,是我国小麦上发生面积广、危害最重的一类病害。其中,条锈病主要危害小麦,叶锈病一般只侵染小麦,而秆锈病除侵染小麦外,还侵染大麦和一些禾本科杂草。

小麦锈病症状与诊断

而对于小麦秆锈病,它主要影响茎秆和叶鞘,夏孢子堆较大,颜色为红褐色,通常形成大斑,夏孢子甚至可能穿透叶片。冬孢子堆为黑色,椭圆形至狭长形,散生且突破表皮,呈粉疱状,没有明显的条状排列。根据夏孢子堆的形状、大小、颜色,以及它们在叶片、茎秆和穗部的分布位置和排列方式,可以直观地识别这...

小麦叶稍枯死发黄什么原因求解

三是病苗区应单独收割,避免收割机跨病区作业,以免加速该病的传播。四是适期晚播。如果冬小麦播种太迟,会使小麦延迟成熟从而导致增加春季再侵染次数;过早播种则使秋苗受侵染的机会增加,导致越冬菌源增加。 化学防治:①药剂拌种是控制菌量的重要手段。可用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60~100 g 拌麦种50...

小麦锈病病菌特征

小麦锈病病菌的特征主要体现在其夏孢子和冬孢子的形态上。首先,条锈菌的夏孢子为单胞,球形,表面覆盖有细小刺状结构,呈鲜黄色。这种孢子的壁是无色的,且每个孢子具有6至16个发芽孔。至于冬孢子,条锈菌的形态更为独特,是双胞的棍棒状,顶端扁平或斜切,分隔处稍微收缩,整体呈现出上深下浅的褐色...

小麦锈病该怎么防治?

叶锈病一般只侵染小麦,发病初期出现褪绿斑,之后出现红褐色粉疱(夏孢子堆)。夏孢子堆较小,橙褐色,在叶片上不规则散生,后期在叶背面和茎秆上长出黑色阔椭圆形至长椭圆形、埋于表皮下的冬孢子堆,这些冬孢子堆有依麦秆纵向排列的趋向。秆锈病为害部位以茎秆和叶鞘为主,也为害叶片和穗部,夏孢子...

小麦锈病怎么防治

收获后及时翻耕灭茬:小麦收获后,应及时进行田间翻耕,以消灭自生麦苗,减少越夏菌源,从而降低小麦锈病的初侵染源。合理布局抗病品种:在大区域内,应搞好抗病品种的合理布局,避免单一品种的大面积种植,以防止病害的迅速传播和流行。通过品种的多样性,切断菌源的传播路线,降低病害风险。因地制宜种植...

小麦条锈病的最佳防治方法(小麦条锈病危害及病症图片)

属于真菌性病害,担子菌纲锈菌目。以夏孢子在小麦上周年侵染循环。在气温低于1-2℃时,孢子在土壤中越冬,第二年春天萌发侵染。可随气流远程传播。条锈病的危害,主要在于破坏叶绿素,影响光合作用,掠夺养分和水分,增加蒸腾量,影响小麦正常生长。另外导致灌浆受阻,使千粒重下降,造成减产严重时绝产。小麦...

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