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与钙离子发生反应而起抗凝作用的抗凝剂是

奥普乐农资2025-07-12 20:4618 阅读20 赞

1、不能与钙离子结合的抗凝剂是

肝素抗凝机制是加强抗凝血酶Ⅲ,灭活丝氨酸蛋白酶作用,阻止凝血酶的形成,阻止血小板聚集,从而阻止血液凝固。

不能与钙离子结合的抗凝剂是

2、醋硝香豆素药理

醋硝香豆素是一种间接作用的抗凝剂,通过抑制维生素K在肝脏细胞内的合成,进而影响凝血因子Ⅱ、Ⅶ、Ⅸ、Ⅹ的活性。它的作用机制在于抑制羧基化酶,阻止凝血因子的谷氨酸转变为γ羧基谷氨酸,从而使其无法与钙离子结合发挥凝血活性。起效特点:起效较为缓慢,因为醋硝香豆素并非直接对抗已合成的凝血因子,而是...

3、常用抗凝剂阻止血液凝固的原理

常用的抗凝剂包括枸橼酸钠、乙二胺四乙酸盐(EDTA盐)和肝素。其中,枸橼酸钠(柠檬酸钠)是枸橼酸钠的三钠盐,能够与血液中的钙离子形成可溶性的螯合物,使Ca2+失去凝血作用,从而阻止血液凝固。枸橼酸钠广泛应用于血沉、凝血象、血小板功能检查及血液保养液中。对于血沉检查,使用106mmol/L水溶液,与血液...

常用抗凝剂阻止血液凝固的原理

4、常用抗凝剂阻止血液凝固的原理

常用抗凝剂阻止血液凝固的原理是应用化学或物理学的方法,抑制或除去血液中的某些凝血因子以阻止血液凝固的方法。一、枸橼酸钠 【原理】枸橼酸钠(柠檬酸钠)是枸橼酸钠的三钠盐。它能与血液中的钙离子形成可溶性的螯合物,使Ca2+失去凝血作用,从而阻止血液凝固。【应用范围】血沉、凝血象、血小板功能检查...

常用抗凝剂阻止血液凝固的原理

抗凝剂配制

在生物实验和医学检测中,抗凝剂起着关键作用。其中,EDTA(乙二胺四乙酸)是一种常用的抗凝剂,其钠盐或钾盐形式能有效与血液中的钙离子形成稳定复合物,阻止钙离子参与凝血过程,从而防止血液凝固。使用时,比如在急性血压实验中,可在动脉套管内注入1%肝素溶液,每0.1ml即可使5至10ml血液保持液态,1...

常用的四种抗凝剂

1. 肝素:它是一种酸性黏多糖,能加强抗凝血酶Ⅲ(ATⅢ)灭活丝氨酸蛋白酶,从而阻止凝血酶形成,达到抗凝效果。常用于血气分析、部分生化项目检测等。2. 乙二胺四乙酸(EDTA):通过与血液中钙离子结合,从而抑制血液凝固。对血细胞形态影响较小,常用于血常规等血液学检查。3. 枸橼酸钠:可与血液中...

EDTA 抗凝剂可以管多久?

你好,首先,常用EDTA的钠盐或钾盐作为抗凝剂,能与血液中的钙离子结合成螯合物,而是钙离子失去凝血作用,从而阻止血液凝固。加EDTA抗凝剂的新鲜冰冻血浆在-20℃以下可保存1年 一般2-3天可以保证。

求教血液抗凝剂的配置及血液的短期保存

常用EDTA的钠盐或钾盐作为抗凝剂,能与血液中的钙离子结合成螯合物,而是钙离子失去凝血作用,从而阻止血液凝固。1、1%肝素溶液0.1ml于试管内,旋转试管,使溶液均匀浸湿试管内壁,放入80~100℃烘箱烤干,每管能使5~10ml血液不凝。急性血压实验时可在充满生理盐水的动脉套管内注入肝素20~25mg。体内...

在临床工作中常用的抗凝剂有哪些?

草酸盐也是一种有效的抗凝剂,它通过与钙离子反应生成草酸钙沉淀来阻止血液凝固。常用的草酸盐有草酸钠和草酸铵。灰头管通常用于添加草酸盐作为抗凝剂,它常与氟化钠(可抑制葡萄糖酵解)混合用于血糖测定。肝素是一种广泛存在于人体组织中的生理抗凝剂。它通过加强抗凝血酶Ⅲ(AT-Ⅲ)的活性,灭活丝氨酸...

抗凝剂究竟是何种物质

枸橼酸盐也是常见的抗凝剂,如枸橼酸钠,它能与血液中的钙离子结合,使钙离子失去凝血作用,进而防止血液凝固,常用于输血和血液保存。草酸盐同样可作为抗凝剂,像草酸钾、草酸钠等,能与血液中的钙离子形成不溶性草酸钙沉淀,去除钙离子而发挥抗凝作用,但由于其可能影响某些检验结果,现在使用相对较少...

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