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水稻肥大了怎么办
此时可依次采取以下措施降低影响:1. 排水晒田控肥立即开沟排出田间积水,保持浅水层3厘米以下,轻度肥害晾晒2-3天,重度肥害需晒田至田面微裂缝、脚踏不陷泥状态。稻田晒田既能抑制氮素吸收,又能增强根系透气性,特别对分蘖期出现的肥害效果显著。2. 养分平衡调节• 补施拮抗元素:每亩撒施5-8公斤氯化钾或草木灰,钾
2、水稻施肥过量了,应该怎么办呢?
视田间实际情况,如果分蘖数已达到所需数量,可在水田下出口处挖浅水,晾干几天后再进行浅水灌溉;如果分蘖数还没有达到要求的数目,可以继续进行浅水灌溉,直到分蘖数达到要求的数目,然后挖出口进行干燥。如果给水稻施过量氮肥,明显的症状是水稻绿,叶子很绿,发育不正常。水稻长得太高,导致分蘖过多...
3、水稻生产,怎样提高氮肥利用率?
1、深层施肥:把铵态氮肥或尿素深施到3—5厘米深的还原层中,铵离子为土壤胶体吸附,保持在还原层中,避免肥料在氧化层进行硝化作用,以提高氮的利用率。深层施肥可分成球肥深施、全层深施和液肥深施。2、使用氮肥增效剂:又称硝化抑制剂,即使用化学制剂来抑制稻田土壤微生物的硝化和反硝化作用,以...
4、土地化肥施用太多会导致土壤板结,如何解决呢?
1. 稻田和麦地连续种植时,土地板结问题尤为突出。可以通过种植油菜作为绿肥,实行小麦和水稻的轮作来解决。具体方法是,在收割小麦或水稻后播种油菜,适当管理以确保其安全越冬。2. 来年春天,适量浇水并施以少量尿素促进油菜生长,这有助于获得相当于6倍天然氮肥的效益。在油菜花开且籽实未成熟时,将其...
丛枝菌根共生与稻田氮素损失
1. 菌根共生对氮素吸收的增强作用 稻田中氮肥损失的四大途径(淋洗、径流、硝化-反硝化、氨挥发)可通过菌根共生得到显著改善。当水稻与丛枝菌根真菌形成共生后,根系表面会分化出两种吸收途径: - 宿主植物自身的根系吸收 - 真菌向外延伸的菌丝网络吸收 实验数据显示,菌丝网络可将根系吸收半径扩展...
水稻为什么会倒伏 要如何改善
培育壮苗:以腐熟有机肥为主,合理适量施用肥料,特别是氮肥。播种密度要适中,采用育苗盘育苗,控制密播。适当灌溉:移栽后使用浅水活苗,分蘖期利用浅水促进分蘖。抽穗开花期应保持浅水层,改善根际环境,增强支撑力。加深耕作层:对于耕作层较浅的稻田,可以用机耕加深耕作层,使根系能够深扎。合理密植...
土地用什么肥料让吐字给你更疏松
这里分三部分说明改良方法:一、有机肥料改善结构 腐熟牛羊粪、堆肥或作物秸秆每亩施500-800公斤,其纤维物质能增加孔隙率35%-50%。例如黑龙江农户使用玉米秸秆深翻还田后,土壤容重降低0.2克/立方厘米。南方稻田可每亩埋入2吨稻壳炭,其多孔特性保水又促松。二、合理搭配矿质肥料 在有机肥基础上...
种稻谷的田泥底太深有什么能料可以改变浅一点?
以磷、钾、硅肥为主,减少氮肥施用量,避免因氮肥过量导致土壤板结。四、品种与综合管理 选用耐渍品种 开发或种植耐潜育化水稻品种,从源头上适应深泥环境。稻田综合经营 结合养殖(如稻田养鱼)或水旱轮作,提高土壤综合肥力。通过以上措施,可有效降低稻田泥深,改善根系环境,提升产量和品质。
水稻分蘖过多影响产量,需要如何控制呢?
干燥田地时应避开大米中间,并将水干燥。促进水稻根系发育,施用钾肥,控制氮肥。水稻过度耕作通常是由于氮肥过量造成的。在水稻联合启动阶段,不得使用氮肥或少施氮肥进行追肥,施用钾肥,促进水稻生育,促进后续养分吸收,排干农田,停止施用氮肥,正确施用钾肥,加强病虫害防治。水稻分蘖多,造成营养浪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