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生育期水分管理

奥普乐农资2025-07-01 14:0514 阅读9 赞

一、水稻各生育期需水规律及其水分管理技术有哪些?

(8)灌浆结实期。此期应采取干湿交替的管理方式,以维持土壤含水量在80%左右,促进养分向籽粒转移,增加粒重。黄熟后期需水减少,一般不再灌溉。通过系统化控制水分管理,如使用水稻吨田宝,可以提高水稻对干旱和涝害等逆境的抵抗能力,确保其在不同生育阶段正常生长发育。

水稻各生育期需水规律及其水分管理技术有哪些?

二、水稻进入拔节孕穗期怎么养殖 有哪些管理要点

水稻进入拔节孕穗期的养殖及管理要点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 田间铺设与水分管理 田间铺设:根据水稻的生长情况和土壤条件进行田间铺设。对于苗多土肥的田块,应及早排水;对于苗少的田块,宜轻铺,可适当推迟。 水分管理:在田间铺设结束后,进行复水处理,保持浅水层12天,然后自然干燥12天,再补水,如此循...

水稻进入拔节孕穗期怎么养殖 有哪些管理要点

三、水稻孕穗期的水肥管理

1、科学追肥:在水稻孕穗期,要根据田块和植株状况合理施肥。一般情况下,每亩稻田追施8-10千克的优质复合肥。如果稻田肥力充足、基肥充分、稻苗生长旺盛且叶色浓绿,可适量减少追肥量;反之,则应适当增加追肥量。若叶色显黄绿,则应额外追施尿素5-7千克。2、水分管理:水稻孕穗期通常气温较高,植株...

水稻孕穗期的水肥管理

水稻直播田的水分怎样管理?

1. 水稻直播田水分管理遵循“湿土发芽、浅水分蘖、有水壮苞、干湿壮籽”的16字原则。2. 播种至3叶期保持田间平整,开排水沟以防积水,促进芽谷扎根。3. 分蘖期保持水层促进分蘖,施除草剂时需排干水,让杂草露出水面吸收药剂,药后1-2天上水保持至少5-7天。4. 分蘖末期前晒田一周,控制无效分蘖...

水稻后期水分管理方法 水稻生长分为几个时期

水稻后期水分管理方法主要是采取勤灌浅灌、干湿交替的方式,水稻生长一般分为4个时期,即乳熟期、蜡熟期、完熟期、枯熟期。水稻后期水分管理方法: 勤灌浅灌、干湿交替:先灌入3厘米的浅水层,待水分自然落干后再重新灌入,这个周期通常为712天左右。 抽穗后持续灌溉:抽穗后的1个月以内不可停灌...

水稻孕穗期的水肥管理

水稻孕穗期的水肥管理主要包括以下几点:科学追肥:根据稻田的地力、基肥情况以及稻苗的长势来决定追肥量。通常每亩稻田追施优质复合肥810千克。若稻苗叶色黄绿,应每亩加施尿素57千克。水分管理:孕穗期水稻需水量大,应保证土壤湿润。间隔1个星期在稻田中灌一次水,以满足水稻生长对水分的需求。防止倒伏:...

水稻孕穗期的水肥管理

一、水稻孕穗期的水肥管理 1、水分管理 (1)水层深度保持在6-8厘米左右,如果气温低于18℃,可将水层的深度提高到15-20厘米,通过调控水层的深度来保障幼穗的发育,避免出现障碍型冷害。气温回升后,适时降低水层深度,重新控制在6-8厘米即可。(2)进入抽穗期3-5天后,适时排水晒田,晒至田面不...

水稻不同时期养护需求特性 水稻养殖方法总结

不同生育期的需水量不同,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灌溉。 移栽期需保持适当水层,确保插秧质量;分蘖期需采用浅层水湿润灌溉,并适时晒田;抽穗扬花期需保持足够水层以防旱灾和高温热害,同时采取保温措施应对寒冷天气;灌浆期需增加土壤含氧量,保持土壤湿润。 通过科学的水分管理,可以有效地保证水稻后期...

水稻后期水分管理方法,水稻生长分为几个时期

1. 水稻后期水分管理方法 - 采取勤灌浅灌、干湿交替的方式进行灌溉,即灌入3厘米的浅水层,待水分自然落干后再重新灌入,此周期通常为7-12天。- 抽穗后的1个月内不可停灌,直到进入9月份初才可停灌。- 保持田间见干见湿,以提高通风透气度,促进稻株根系发达,为稳产、高产打下基础。2. 施肥...

旱稻子种植方法

水分管理:整个生育期以自然降雨为主。在生育的关键时期,如干旱时需适当补给水分,保持土壤湿润,以确保旱稻正常生长发育和开花结实。施肥管理:施足基肥,加用种肥,分期施用追肥。基肥一般占全量的60%~70%,以堆肥、厩肥等农家肥为主,以提高土壤蓄水保肥能力。种肥在整平土地后开沟播种时施用...

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