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膜模型示意图

奥普乐农资2025-07-05 19:0884 阅读30 赞

1、化学反应中什么叫双膜模型?

气体吸收过程的机理有过各种不同的理论,其中应用最广泛且较为成熟的是“双膜理论”...图1-3-3烟气吸收双膜理论模型根据这一传质过程的描述可以认为,尽管气、液两膜均极薄,但传质阻力仍集中在这两个膜层中,即So2吸收过程的传质总阻力可以简化......

2、双膜理论为什么假定为稳态扩散

双膜理论(two-film theory),为气液界面传质过程的经典理论。由惠特曼(W.G. Whitman)和刘易斯(L.K. Lewis)于20世纪20年代提出,模型经多次改进,已成功用于环境中化合物在大气-水界面间的传质过程,较好地解释了液体吸收剂对气体吸收质的吸收过程。中文名 双膜理论 外文名 Two-film theory 实质...

双膜理论为什么假定为稳态扩散

3、相际传质双膜理论

在1923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W.K.刘易斯和W.惠特曼教授共同提出了相际传质的双膜理论,这是一种用于理解气液两相间物质传递的关键模型。其核心观点包括:首先,即使主体内部的流体湍动剧烈,气液两相之间的接触点仍维持着一个稳定的相界面,两侧各有一层被称为气膜和液膜的薄层,保持层流状态;其次...

双膜理论理论论点

双膜理论还描绘了气、液相界面附近的浓度分布,这一特性对于理解和优化气体吸收过程有着重要意义。如图所示,这种理论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直观的模型来解释气体在液相中的传输机制。

双膜模型的基本假设是什么?

【答案】:双膜模型的基本假设有:(1)气液两相存在一个稳定的相界面,界面两侧存在稳定的气膜和液膜。膜内为层流,A以分子扩散方式通过气膜和液膜。(2) 相界面处两相达平衡,无扩散阻力。(3) 有效膜以外主体中充分湍动,溶质主要以涡流扩散的形式传质。

简述气体吸收的双模理论

双膜理论,一种经典模型,用于描述气液界面之间的传质过程。最初由惠特曼和刘易斯于20世纪20年代提出,经过多次改进,现在广泛应用于环境科学领域,解释化合物在大气与水界面间的传递机制。此理论特别适用于液体吸收剂对气体吸收质的吸收过程。在气体吸收的过程中,吸收质从气相主体通过相际传递进入液相。即使...

双膜理论理论论点

双膜理论的核心论点如下:停滞膜的存在:气液两相间存在极薄的停滞膜:当气液两相流体接触时,在界面两侧都会形成极薄的停滞膜,所有的传质阻力都集中在这两个膜层内。传质过程:吸收质通过停滞膜传质:吸收质分子首先从气相主体移动到气膜表面,然后穿过气膜到达气液界面,溶入液相后,再通过分子扩散穿过...

towfilm theory的意思

towfilm theory的意思是双膜理论。以下是关于双膜理论的简要介绍:定义:双膜理论,也被称为双层理论或双膜模型,是一种描述气液界面间传质过程的理论。它假设在相界面两侧各存在一个静止不动的薄膜,溶质以分子扩散的方式通过这两层薄膜进行传递。核心思想:该理论认为,在气液界面上,气相传质阻力主要...

双膜理论局限性

1]。双膜理论假设的传质过程依赖于稳定的膜层,然而在现实中,这种稳定性并不总是能得到保证。当流体间的交互作用过于强烈或者界面动态性极高时,这种理想化的模型就会失效。此外,对于非均相系统,分子扩散可能不再是主导的传质方式,其他机制如对流或扩散-对流复合效应可能更为重要[2]。

吸收实验中气相二氧化碳用什么方法测定?吸收操作及分析操作需要注意什 ...

二氧化碳吸收-解吸实验基于双膜模型的基本假设,气侧和液侧的吸收质A的传质速率方程可分别表达为气膜方程(1)和液膜方程(2)。这些方程中包含传质速率、两相接触面积、平均分压和浓度等参数。实验中需要注意的是,操作填料吸收塔时要确保操作条件的稳定性,防止出现液泛现象。同时,在测量传质能力和传质...

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