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分蘖期水肥管理特点

奥普乐农资2025-06-22 05:3595 阅读24 赞

1、水稻分蘖期的田间管理

1、保持浅水层有利于水稻根系发育和增加分蘖数量。分蘖期水层深度以不超过3厘米为宜。2、过深的水层会导致田间含氧量减少、温度较低,并影响稻株光照,对分蘖和根系发育不利。然而,过分干旱也会导致稻苗吸收水肥困难,影响分蘖。3、温度和光照也是影响水稻分蘖的重要因素。温度超过37℃或低于20℃时,分蘖会减弱;温度低于15℃时,分蘖会停止。光照不足会导致稻苗生长不良、分蘖减少。

水稻分蘖期的田间管理

2、水稻分蘖期的田间管理

(2)长势好的地方可少施,长势较差的地方可适当多施,如此才能让所有水稻的长势保持一致。2、浅水勤灌 (1)水稻移栽成活期,将田间的水层保持在3-4厘米的深度,使其形成适宜的保温、保湿环境,促使新根萌发、稻株快速返青。(2)水稻进入分蘖期后,进行浅水灌溉,将水层保持在2-3厘米的深度即可。

水稻分蘖期的田间管理

3、种植稻米的各个阶段,该如何掌控水肥?

优点:一是高产稳产,增产增收。一般增产10%左右,倒伏大幅减轻,抗逆性强,稳产性好,每亩增收节支100元以上。二是省肥省药,安全环保。节省氮肥10%~30%,氮肥利用率提高10个百分点,面源污染明显减轻。病虫害减少,可少打农药1~3次,有利于稻米食用安全。三是简单实用,适应性广。该技术操作简单,农...

种植稻米的各个阶段,该如何掌控水肥?

4、水稻返青分蘖期,我们应该如何管理呢?

推行浅水勤灌,水汽融洽,以调水肥,以气紧根,有益于根蘖互相促进发展趋势。返青分蘖期优良的涨势相貌是:移植后3~5天活棵,7~10天见分蘖,20天分蘖做到或超出预订穗数指标值,茶叶的颜色秀气浓密,挺而不披,主茎矮壮,散掉。分蘖肥要早施,推动初期合理分蘖,是争足穗,大穗的关键对策。尤其...

水稻返青分蘖期,我们应该如何管理呢?

决定水稻穗大粒多的关键时期是

- **水肥管理**:分蘖期需要充足的水分和养分供应。适当的灌溉和施肥可以促进分蘖的形成和生长,提高分蘖的质量。3. **分蘖期与穗大粒多的关系 - **分蘖数量**:分蘖期形成的分蘖数量越多,意味着将来能够形成的稻穗数量也就越多。因此,增加分蘖数量是实现穗大粒多的基础。- **分蘖质量**:除了...

水稻分蘗过少怎么办,怎样提高有效分蘖?

2.气温的原因:水稻分糵理想的温度是在摄氏25度以上,如果气温远远未有达到25度,水稻的生长、分蘖速度就很慢。3.肥料的原因:在水稻分糵期正需要大量营养的时候,如果稻田施肥过少,不能供给足够的营养,那稻秧也就分糵少了。4.灌水的原因:水稻在分蘖期,田间灌水如果太深,淹过了秧茬,阳光很难...

适合易涝多水的农作物

1、水稻:进入分蘖期后对水分较敏感,水分需处于饱和状态,气温为26-36°C时,将土壤的持水量保持在80%可产生较多分蘖,若田间较干旱,则植株会停止分蘖。2、空心菜:属于两栖植物,水分充足时可旺盛生长,适合种植在肥沃的水田中。一、水稻 1、水稻进入分蘖期后对水分较敏感,要求田间的水分处于饱和...

水稻生长过程怎样管理

三、长穗期管理 水稻这一时期的生长特点,是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并进;除茎秆急剧增长外,幼穗迅速分化形成,分蘖向两极转化,有效蘖继续生长发育,无效蘖逐渐枯死,稻田防止过早封行,保证幼穗分化良好。(一)巧施拔节长穗肥 凡是拔节后叶黄缺肥田,应巧施穗肥,对巩固有效分蘖,提高每穗粒数有显著...

水稻种植技术与管理,常见的水稻育苗方法是秧盘育苗

三、水肥管理1、在整个的水稻生长期要提供充足的水分,根据水稻的生长和土壤的含水量进行适当浇水,特别是在幼穗期及抽穗开花期。2、施肥也很重要,水稻分蘖期的需肥量比较大,因此进行第1次施肥,充足的营养可以提高产量,中后期根据情况适当的追肥。四、田间管理1、在插秧前做好查苗工作,有空穴时...

在水稻种植时,为什么稻田要适时放水?

在水稻育秧上应大力推广应用旱地育秧技术,旱育秧具有早生快发,无明显的返青期,有效分蘖率高,抗性强,结实率高等特点。旱育秧苗床要多施充分腐熟的农家肥。 2.1壮秧标准 根:根系发达、粗短、白、无黑根。苗:基部粗扁、苗健叶绿,叶片上冲不披散。生长旺盛,群体整齐一致,个体差异小,苗体有弹性,叶片宽挺健、叶鞘短...

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