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各生育期水肥管理要点
一、水稻孕穗期的水肥管理
一、水稻孕穗期的水肥管理 1、水分管理 (1)水层深度保持在6-8厘米左右,如果气温低于18℃,可将水层的深度提高到15-20厘米,通过调控水层的深度来保障幼穗的发育,避免出现障碍型冷害。气温回升后,适时降低水层深度,重新控制在6-8厘米即可。(2)进入抽穗期3-5天后,适时排水晒田,晒至田面不出现裂纹、水稻由青转黄为止。
二、水稻孕穗期的水肥管理
1、科学追肥:通常每亩稻田追施优质复合肥8-10千克。2、水分管理:间隔1个星期在稻田中灌一次水,让水稻吸收水分。3、防止倒伏:重点补施硅肥,增强抗倒性。4、除草工作:采用人工或机械除草的方法,切忌喷洒除草剂。 ...
三、水稻拔节孕穗期水层怎么管理
水稻拔节孕穗期的水层管理核心为“前期浅水促分蘖、中期保水护幼穗、后期干湿防倒伏”,需根据生长阶段灵活调整水深。 1. 水深控制的三阶段原则 • 拔节初期(幼穗分化前):保持浅水层3-5厘米,促进根系下扎和分蘖成穗。若田间分蘖不足可短暂断水“晒田”2-3天,刺激低位蘖生长。 ̶...
四、高温天气水稻如何管理
二、水分管理四要点 1. 深水调温:保持3-5厘米水层,通过蒸发散热降低田间温度。分蘖末期可加深至8-10厘米,但需注意早稻孕穗期忌深水 2. 夜灌昼排:傍晚18-20时灌溉温度较低的河水,清晨排放升温后的田水 3.
五、水稻灌浆期如何增产(水稻灌浆期水肥管理注意事项)
适时排干积水:籽粒出现“白浆”阶段时,可以排干田面积水,只要田面不出现超过1cm的裂缝即可。后期不能撤水过早,以防水稻早衰影响产量。双季稻区应在保证晚稻移栽期的前提下尽量晚断水。二、科学喷施叶面肥 补施磷肥、钾肥或追施粒肥:齐穗期看苗追肥,叶色淡黄脱肥时,每亩用尿素6斤,氯化钾15斤...
水稻分蘖期的田间管理
水稻分蘖期水层管理:1、保持浅水层有利于水稻根系发育和增加分蘖数量。分蘖期水层深度以不超过3厘米为宜。2、过深的水层会导致田间含氧量减少、温度较低,并影响稻株光照,对分蘖和根系发育不利。然而,过分干旱也会导致稻苗吸收水肥困难,影响分蘖。3、温度和光照也是影响水稻分蘖的重要因素。温度超过...
如何让水稻快速分蘖
让水稻快速分蘖需精准控制水肥管理,并营造适宜的生长环境。一、调控温度与光照分蘖期最佳气温为25-30℃,持续低温(<20℃)或高温(>35℃)会抑制分蘖。保持每日≥5小时光照时长,遇连阴天可采用浅水增温:保持3厘米浅水层,利用水体蓄热提升稻田温度1-2℃。二、水肥联动管理基肥与分蘖肥按5:3配比...
水稻抽穗期应该如何管理水分?稻田可以缺水吗?
在水稻抽穗期,施肥也是一个重要的管理措施。通常不建议在这个阶段通过土壤施肥来补充肥料,除非有明显的营养缺乏症状。这时,可以适当地追施肥料以满足水稻的需求。水稻抽穗前,可以适当晒田,这有助于促进根系发育,预防倒伏,并提前抽穗。在抽穗期,应以浅水层灌溉为管理策略。水稻生长后期,水肥管理对增产...
种植稻米的各个阶段,该如何掌控水肥?
技术要点如下:1.氮肥总量控制:根据目标产量和不施氮空白区产量确定总施氮量。以空白区产量为基础,每增产100千克稻谷施氮5千克左右。空白区产量可通过试验确定,也可通过调查估计。目标产量根据品种、土壤和气候等条件确定。2.氮肥的分阶段调控:在总施氮量确定后,按照基肥占40%左右、分蘖中期(移栽后...
水稻孕穗至出穗要多少天?
一般情况下,水稻孕穗期——抽穗期大概一个月左右,水稻孕穗期——抽穗期管理如下:一、水的管理。水稻抽穗期要每天抽水灌溉,由于中晚稻孕穗期——抽穗期仍然有“秋老虎”天气,水稻田必须灌满水,保持水稻田环境温度35°C从内,能促进水稻孕穗,花粉花蕊生长发育,促进水稻顺利抽穗扬花。水稻孕穗期——...